□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江芬芬
身为数字原住民,青少年群体已将网络世界视为家庭、学校、社会之外的“第四空间”。然而,尽管“青少年模式”早已成为主流互联网应用的标配,但一直陷入“内容低幼”“创新不足”“技术存在漏洞”等舆论漩涡中。
值得关注的是,儿童节前夕,抖音和微信不约而同出手优化升级“青少年模式”,向外界释放出满足个性化需求、提供精品内容的谋变信号。在业内人士看来,“青少年模式”是互联网平台青少年网络保护机制的重要内容,除了平台方积极构建高质量的网络“青少年模式”,也需要家庭、学校充分联动、积极参与,形成多元协同的发展格局。
(相关资料图)
头部互联网平台频频出手,“青少年模式”持续升级
5月25日,抖音宣布联合科普中国、中科院之声、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技馆、中科院物理所发起青少年科普创作计划,邀请专业科普内容生产机构和个人,创作适合青少年观看的科普视频,共建“青少年模式”内容池。目前,抖音还在内测“推荐青少年观看”这一功能,未来将根据内容的推荐率优化“青少年模式”的内容池结构。
与此同时,微信青少年模式功能也在节前上新“直播授权”功能。当微信视频号开启“青少年模式”下,青少年在收到老师、同学分享的视频号直播链接时,可选择向监护人申请临时访问权限。监护人查看申请访问的直播详情后,决定是否进行同意操作,监护人通过申请后,青少年可在当天内访问该直播间。
南京家长杨先生透露,此前微信开启“青少年模式”后,孩子就不能打开别人分享的外部链接。这一规定确实可以阻挡部分有害信息,但同时也阻隔了有用信息,微信的这一新功能满足了家长和小孩的个性化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这两大国民APP频频出手升级“青少年模式”。3月份,抖音宣布守护中心上线,用户通过搜索可便捷开启“青少年模式”。微信“青少年模式”也同步更新,用户聊天时输入关键词或者通过搜索框,就能直达设置页面,一键开启“青少年模式”。
青少年独立生态仍然缺席,简单“砍堵”有违初衷
在业内人士看来,头部互联网平台释放出积极构建高质量网络“青少年模式”的信号,以往简单粗暴的规则有望优化。
2019年,国家有关部门以短视频直播平台为试点推动开发“青少年模式”。2021年6月1日,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由此,各互联网平台纷纷推出“青少年模式”,尤其是社交、音乐、短视频、长视频等应用领域。
从昨日记者的实地体验来看,目前主流互联网平台式运用弹窗提示、限制时长、筛选内容等技术手段,一定程度上能引导未成年人健康“触网”。比如某些APP被开启“青少年模式”后,即默认限制用户每日可观看的总时长不超过40分钟,且晚10点至早6点无法使用。平台将APP中不适合青少年使用的功能、服务隐藏处理,最典型的如支付功能。APP中擦边、暴力、恐怖以及会对青少年价值观养成造成不良引导的内容也被屏蔽。
但是,主流APP“青少年模式”不乏诸多槽点。比如,“青少年模式”入口设置比较隐蔽,程序相对烦琐;有些平台取消“搜索”功能,未成年用户只能被动接受推送内容;专属内容池分级缺位,以动画片、少儿故事等低幼、同质化内容为主,青少年用户兴趣不大;有的平台仅对用户推送课堂学习相关内容,无视未成年人在学习之余的娱乐需求等。
对此,艾媒咨询集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分析,在“适小化”改造方面,多数互联网平台只是简单“砍堵”,存在过度屏蔽的问题。网络平台没有真正建立属于青少年的独立生态,还是依靠普通模式的内容和规则管理机制,从而违背构建“青少年模式”的初衷。
“科技向善”不应沦为空话,统一标准势在必行
按照相关规定,“青少年模式”下平台商业广告受到屏蔽,可呈现的内容有限,势必会对平台的流量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这也导致此前部分平台仍然选择以经济效益为先,“青少年模式”难以落到实处。
“青少年模式”构建如何破局?张毅呼吁,“科技向善、流量向善”不应只是一句空话。各互联网平台切勿“走过场”,而是真正履行社会责任。从内容和功能方面加强“青少年模式”的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并配备专门的客服和管理人员,快速响应不良信息。同时,家庭、学校也要充分联动、积极参与,提高青少年的情感自控和社交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网络平台,避免陷入不良的虚拟世界。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蒋俏蕾也于日前撰文指出,青少年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生代、数字土著、数字原住民,现有的“青少年模式”大多采取了“做减法”的思维模式,然而“白水虽然健康,但也可能索然无味”。真正的健康应该是营养均衡、丰富多元的,为青少年量身打造、专门定制更多优质的内容,满足青少年多元的使用需求,才能真正提高“青少年模式”的吸引力。
关键词: